製造業導入智慧化的面向其實非常多,若是希望改善生產決策的效率或準確性,通常會從物聯網著手,大部分製造業產線未聯網,採用手寫日誌進行記錄,其可用性及準確性就備受考驗。這也使得高階主管在經常在半瞎半盲的狀態下進行決策,且無法評估公司的改善策略的成效。

若你已決定要導入全廠的設備聯網,你可能會指示公司IT人員找出市面最合適或CP值最高的方案,那麼,以下幾點會是重要的評估指標:

    1. 市面上聯網方案很多,以公司的產線特性、人員組成及規模來說,什麼樣的聯網方案是合適的?

奕馬的客戶大多採自主導入模式,進行一日教育訓練後,客戶端開始IOT系統導入,短期內即可完成設備聯網,並進行後續應用開發。這樣的模式讓廠端具備物聯網能力,而大幅減少系統維護及擴充成本,但會提高人事成本

另一種是全外包的客製服務,大部分傳統方案採用此模式,與系統整合廠商進行長期配合。此方案導入及維護成本較高,亦考驗製造業者的專案管理能力

    2. 除了導入模式之外,還有其他評估指標 ?
  • 導入者對聯網軟體的掌握度,若採用第三方軟體,導入方對於軟體的設計理念是否完整掌握?軟體的極限、軟體的保固、若軟體有問題,軟體原廠是否可修改等等
  • 以自家產線進行評估設備數跟預期點位數,就算第一期不會進行全廠系統建置,也必需要考慮未來的擴充性
  • 承上,因大多製造業每年都會導入新產線,系統未來如何擴充,需要花費的時間、費用等都是評估指標
  • 軟體功能,物聯網的應用非常廣泛,評估期應盡可能對未來使用情境進行全面需求盤點,如: 資料儲存方案、廠內MES系統串接、全廠Dashboard、自動控制等。必需確保系統可持續進行功能擴充,才可避免未來要打掉重建的風險
  • 資訊安全,過去聯網系統很少更新,但因應功能擴充,系統更新是必要的,這其中即有資訊安全議題,如何使系統保持在健康狀態亦是系統生命週期中重要一環

  • 智慧製造會依製造業導入產業不同而有完全不同的方式,隨著軟體快速進步,軟體業者朝著低門檻建構新軟體,未來廠內必定會配置資訊人員,可考慮使用新進方案自主建置系統導入及應用開發。

    專案詢問

    請留下您的聯絡資料,將有專人為您服務!